公益项目

“星梦衢缘”公益项目

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6:16 | 阅读次数 98

一、项目名称

        “星梦衢缘”公益项目

二、项目背景

       衢州市当前面临健康资源分布不均的突出挑战,重点人群健康服务需求亟待满足: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且体质健康监测覆盖率不足;教育工作者普遍受职业相关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困扰;老年及基层居民则存在疾病预防意识薄弱、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低等困境。为积极响应国家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部署,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“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”的指示精神,切实推进“健康衢州”建设,本项目依托基金会政策支持及公益网络资源,联合医疗机构、高校、企业及社区力量,旨在通过多样化公益行动整合资源,填补基层健康服务空白,缩小城乡健康差距,提升健康服务整体效能。

三、项目目标

       1、普及科学健康知识,显著提升青少年、教育工作者、老年及基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;

       2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,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;

       3、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、多方协同的可持续健康公益服务生态;

       4、呼吁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本项目,以我会单独发起主办、联合当地各单位联合开展的形式开展“星梦衢缘”公益项目,增进全民健康,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,让健康知识、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,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。

四、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

       项目公益资金来源:通过社会爱心企业定向捐赠、公益合作定向筹款、基金会管理费支持等方式募集资金,严格按照“专款专用、据实支出”原则管理,确保资金透明高效使用。同时,基金会管理费也将支持项目开展。

       资金使用:用于项目统筹、项目执行、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。

五、项目公益性

       本项目的公益性核心体现在三个维度。资源公平性是首要价值,项目通过组织一线城市、三甲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三四线城市、校园和基层社区,直接服务于资源匮乏群体,有力缩小了健康服务差距。健康普惠性特征显著,项目设计覆盖了从青少年、教育工作者到老年及基层居民(特别是低收入群体)等不同年龄层、多职业背景的重点人群,通过精准服务提升全民健康素养,体现了广泛的受益面。模式可复制可持续性是项目的亮点,线下的义诊和讲座相结合的模式;既造福当地社区/学校,也培育了当地力量,则致力于构建扎根基层的长效服务机制,形成可持续的健康公益生态,确保公益效益的持久释放。

六、项目受益人

       青少年:包括中小学学生,重点覆盖心理健康、近视防控、营养健康等领域;

       教育工作者:包括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,侧重职业病防治、健康管理能力提升;

       老年及基层居民:包括社区中老年人、低收入群体,聚焦慢性病筛查、疾病预防宣教。

七、项目标准与要求

       本项目实施需遵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、《基金会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和《项目执行规范》等机构内部制度严格执行。

八、项目执行与监察

       执行架构:

       基金会项目部统筹协调;联合医疗机构、教育部门、志愿者团队分工协作。

       监督机制:

       基金会将参照《慈善法》《基金会管理条例》《项目管理办法》对活动全程监管。